1872年,加州州长利兰德·斯坦福与人打赌,找来朋友迈布里奇完成拍摄任务。起初采用的是“湿版法”,亦称火棉胶法,该方法与之前的感光版相比,感光度大为提高,照片干燥后感光层坚硬耐久,使摄影术得到普及。当时的快门速度是1/12秒,拍摄的照片一片模糊。几年后出现了感光度更高的照相乳剂,速度变为1/1000秒。最后通过计算,他每隔22英寸共设置了12架照相机。他用一块木板挡住镜头,在板上开了一个孔,木板下面用一根银哨支撑。拔出哨子,木板会在重力作用下坠落,木板的孔从镜头前划过,使湿版曝光,然后坠落的木板重新将镜头遮住。他设置了绊马索来拉出哨子。后来他还为该快门机构申请了专利。他还发明了可播放闪烁活动影像的“动物实验镜,据猜测爱迪生可能受了他影响才开始“电影视镜”(Kinetoscope)的研制
在技术革新的道路上,形式大于内容并非贬义。24帧全片在线:https://upload.wikimedia.org/wikipedia/commons/d/dd/Muybridge_race_horse_animated.gif
1878年,祖宗的祖宗,问你怕不怕!
任意瞬间的特殊化
一切的起源,虽不算影片,但是意义大过了一切,比《火车进站》还要早15年的传奇,感谢他们。
所以马到底有木有四个腿离地呢
一个赌局所产生的故事。世人多知卢米埃尔,却少有人记得在此之前还有这么一部序列照片。拍摄时采用了24台双镜头照相机,将其排成一列,从而可以对骑手和奔跑的马进行瞬间拍摄,将所有的照片组合在一起便呈现出这么一部东西。虽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影,但它的出现已经足够珍贵。
好奇心制造原动力,类似早期的motiondesign
好奇心的推动,行动力的创造。
这部不是电影,而是序列照片,可以视为电影的前身。作者拍了两组马的照片作对比,观察马是不是真的一瞬间四腿同时着地的可能性。
m2118:1878年6月15日,埃德沃德·迈布里奇为了解决“动物的四条腿奔跑时是否同时离地”的争论而拍摄。其发明的动物实验镜(Zoopraxiscope)还为托马斯·爱迪生提供了研究并发明电影的灵感。马飞起来的姿势很俊美!马尾也飞起来了,方世玉的速度可以。
theorigin
精准。
電影的起源。
电影的启蒙老师
1878年,英国摄影师埃德沃德·迈布里奇在定时摄影(Chronophotography)的基础上制作了有史以来第一段会动的影像(motionpicture)。
一个24帧premiere实验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Sallie_Gardner_at_a_Gallop
这个故事居然是真的……
对动作的分解的迷恋远先于动作的连续,印象派与现实主义
比火车进站还早15年。